8小时的时差,8140千米的距离,在遥远的英国听闻母校十周年院庆,心中霎时间回忆种种,难以割舍的回忆沉淀着这片我生长学习了四年的地方。离开母校已经一年多了,今年是母校的生日,我好想回母校在教一门口再晨读一次、去图书馆的大自习室里上一天自习、去足球场上跑一圈步、去学校的餐厅吃一份热干面!
每当提起母校的名字,心中便涌起感动和感恩的心情。忘不了老师们对我无微不至的谆谆教导,忘不了同学们和我嬉笑打闹的身影。是母校让我有了感恩而炙热的心灵,是母校让我从懵懂无知到成熟。母校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志愿者和员工服务的工作,发掘了我关爱别人的能力,让我有机会认真踏实地通过言行举止、通过微笑的事情去关爱他人。在英国读研究生期间,每个周末我都会继续在红十字会做义工,这种持久的坚持,也是母校给与我的力量。好怀念和院员工会、系员工会同学们在一起办活动的快乐日子,好怀念和爱心救助协会的成员们一起陪伴老人和孩子们的日子,是母校让我四年的老员工活变得五彩斑斓。
华锐在教会我知识的同时,还给了我做员工干部的机会,让我在工作中成长,并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帮助别人成长;让我体验和经历着生活,并帮助别人体验和经历生活;让我确定了我的人生目标和奋斗的方向,也对管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校期间,老师和学长学姐们用他们的经历影响和改变了我,尤其是张富庄老师、刘颖方老师和李明老师,让我从一个学习不刻苦的孩子突然一根筋的开始愿意好好努力,他们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在国外的实习工作,让我知道在工作中应该脚踏实地、认真负责、谦虚谨慎、和善待人。
母校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的地方,更是慢慢长大的地方。我的心中总有关于她的回忆,在她的历史里有着我的成长史。因为母校就像我的归宿,就像落叶归根,我仍然眷恋着她的呵护。身为华大学子,我为自己是华大人感到自豪,这里有最棒的外语系、最完美的老师、最义气的小伙伴们、最霸气的员工会和社团。华大在十年的风雨中见证了十年发生在身边的那些矢志不渝的欢声与笑语、海枯石烂的泪水与情怀。愿“华大人”锐气不减当年,下一个十年,我们不见不散!
祝母校生日快乐!我爱您!
李璐晗,女,汉族,中共党员,1989年6月生,天津人,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外语系2008级本科2班员工。在校期间曾担任华锐学院员工会副主席、外语系员工会副主席、爱心救助协会会长等职,于2011年7月15日获得国际红十字会急救团队格,成为全国第二个,河南省第一个拥有急救团队格的在校生,曾赴尼泊尔加德满都做志愿者。现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攻读研究生。